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超时空航班 > 四 拯救4

.read-co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read-contentpcite{display:none;visibility:hidden;}

    “可以啊——不过说实话,我自己也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这种穿越的道理和限制。”他说到这里自嘲地笑了笑,“这个穿越能力大致上是每个周可以用一次——准确的时间是161个小时又48分钟多一点。不过因为我不一定在冷却后的第一时间发动,所以就当作是一个周一次了,这样也比较符合作息习惯——不过现在想一想,我应该在第一时间发动穿越,这样每穿越五十次左右,就可以多出一次穿越机会,可以多运送一些物资”

    “没关系,你自己感觉方便就好!”总理笑笑,“而且说实话,你固定在夜间到来会比较好,方便我们的保密工作——这个是时间,还有地点呢?实话说,你这样突然来突然去的,我们不太好安排,万一你穿越的时候卡在某个地方,或者掉在河里,或者一不留神上了战场,那可就危险了。”

    “不会的,除非总理您上了战场。”魏承恭答道:“我在您身上设了一个坐标……”

    “哦?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总理惊奇了。

    “第一次握手的时候。”魏承恭有些促狭地笑了笑:“我能在这个时代设置三个坐标。穿越的时候,我能在那边看到这边的坐标周围五十多米远的范围,然后选取合适的地点穿越,另外,设置坐标的目标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某种东西,一棵树,一块石头都可以。总理你要是觉得我把坐标设置在您身上不合适,我这就给您撤掉。”

    “不用,就留在我身上好了。”

    不过总理心里似乎有点膈应,又打趣道:“只是小魏,你可不能借此窥探我的个人隐私啊。”

    “呃,这个……”魏承恭挠挠头,他之前还真没想过这事,“那……等到了陕北之后,我就把您身上的坐标撤了。”

    总理倒也没有拒绝,缓缓点头,又问道:“另外小魏,还有一件事——你这个能力,会在什么时候消失?”

    “按目前的使用量来看,能持续用上几百年,所以说,这个能力可以一直用到我死,即使是我死了,我也能把这个能力移交给某人,让他继续用下去。”

    总理又点点头:“那么,最重要的一件事,还会有别的人能拥有跟你一样的能力吗?”

    “应该……不会有吧……”魏承恭说得没那么自信了

    “小魏你这个能力听起来,人工设置的味道很浓啊,是不是某些超出人类想象的人——姑且称为人吧——赋予你的?”

    言下之意很清楚,既然能赋予你,当然也能赋予别人。

    “总理,你是想说神仙,外星人一类的吧。只是作为一个马列主义者,不想说这些超自然的东西而已。”眼看总理的事情差不多讲完了,魏承恭开了两句玩笑,“不过,总理,这个倒是不用担心,这个跟超思维体没有关系。”

    总理盯着魏承恭看了好一会儿。魏承恭被看得有些不舒服,只能又继续道:“这个能力人工设定的味道确实很重,不过这确确实实是自然现象,跟任何主观意识无关。总理你也不要用你所知的自然科学理论去解释这一现象,就好像用经典力学知识无法解释原子弹的爆炸一样,这种时空穿越现象的原理,以及这种现象的限定为什么有这么重的人工设定味道,都不是现在的科学理论能够解释的——宇宙中很多的事情看起来人工设置的味道都很浓,但却是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东西。我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说如果碳原子核的某个参数不是精确控制在一个非常微妙,非常狭小的区间里,那么碳原子核就永远无法形成。碳原子不能形成,那么生命自然也就无法存在。”

    (地效注:这是以前从《飞碟探索》里看到的一篇文章,具体记不清了。该文论证宇宙和生命的关系,核心意思就是生命出现在宇宙中并不是偶然,而宇宙的出现就是为了生命的出现,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无所谓了。”总理想了一会儿,轻轻吁了口气:“我们不称霸,我们的目标往大了说是让中国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往小了说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在有了你之后——甚至在没有你的时候,这个任务我们也完成了。所以其他国家的人就算也得到了穿越者的帮助,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大,最多也就是跟你的作用抵消;至于说国内的其他势力……用你的话来说,刘阿斗就是刘阿斗,有了孔明也扶不起来的。”

    魏承恭笑了:“不愧是总理,这才是我所知道的,这个时代的马列党人。”

    ————

    该说的话都说完了,魏承恭起身告辞。刚要走,忽然又想起来,回头向总理道:“总理,长征的事已经确定下来了吧?”

    长征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中心任务,不过这个任务肯定不能公开大张旗鼓地进行。当然,对于魏承恭这个从未来来的人说,没有什么好保密的。总理担心的是另一方面。

    “小魏,这个事情你可不能在外面说,道理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吧?”

    “我明白。”魏承恭点点头,道:“我只是想问问,对于根据地的普通群众,中央有没有什么安排?要知道红军一走,人们必然受到白军的血腥报复和屠杀——有没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

    “……这方面我们还来不及考虑,不过……”说到这里,总理也只能叹了口气,“能够想的办法恐怕不多。”

    魏承恭看向总理,然后他看到,总理低下了头:“我们……愧对根据地的父老乡亲。”

    魏承恭缓缓闭上了眼睛,缓缓地叹了口气,转身向门外走去。

    “小魏,听朱老总说,你很有办法,那个防空营和特种部队的建议就非常好。所以,我在这里拜托你,多想想能够挽救人民的办法,如果你真的想出什么,可以随时过来找我,我们一定全力配合你——哪怕能够多救一个人,也是好的。”

    ————

    十三

    (p.s:标题实在是不好起,只好看情况起不起了,如果大家去17k,逐浪,创世看到这本书,会发现那边的标题才到第四章,但是进度跟这里差不多。

    昨天有一个铁血的编辑跟我联系,让我去铁血发本文,感觉好幽默)

    在不断的忙碌和思绪中,很快,又到了离别的日子。

    离去这天,除了项英,瞿秋白,张闻天三人以及在前线脱不开身的指挥人员之外,所有的知情人——包括李德——都跑来送行了。

    说是送行,但其实更多的,是跑来见识时空穿梭。

    “小魏啊,这是这次我们要求的物资清单,你看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总理和李尅农照旧搬上一个小藤箱和一份清单。

    魏承恭拿过单子,排头一项是长长的一列药物名称,数量不限。之后,是——

    “望远镜和地图?这东西我不是买了不少了吗?怎么,还不够用?”

    “哦,是这样的,你上次带的地图和望远镜不合用,所以我们希望你能够另外买一批。”总理解释道。

    “不合用?”魏承恭有些纳闷,“怎么会?”

    “我来说吧。”这次是总司令上来插嘴了,“你买的望远镜不是军用野战望远镜——固定起来倒是比我们常用的6*30望远镜要好,但如果手拿起看,会因为抖动而看不清东西;地图的比例太小了,而且,这个地图册更多的是政区图和资源分布、产业分布图——等以后革命成功了,倒是有用得很,不过这哈儿用不上。”

    交代任务之间不忘了抒发感想,“看看地图册上那些个全国各政区简介,过瘾得很啊——就是字太小了,看起来伤眼睛。”

    说着话笑笑,拿上来一张地图:“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大比例军用地形图。”

    “这个是我疏忽了。”把地图稍微展开一点,魏承恭就知道错在哪里了,顿时有些赧颜,“对不起,总司令——那么,那些东西呢?”

    “你问那些干啥子?”总司令纳闷,“你该不会想要带回去换吧?”

    看看魏承恭的反应,总司令知道自己猜对了,摇摇头:“用不着,小魏。你带来的都是好东西,只不过这哈儿用不上而已。等以后革命成功了,那些东西都是有大用处的——就说那十本地图册吧,好家伙,拿个重炮团来也不换啊。”

    “可是,你们马上就要开始长征,行军途中带着这些东西,不方便吧?”

    “再要啷个轻装,也不在乎这几个零碎。而且,我们还有大约半年左右的时间来准备,这中间你随时都能把东西带回去,用不着弄个急。”

    魏承恭点点头,旁边总理却又说道:“所以,小魏同志,为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事情,我们希望你能先带一些样品过来——比如这个无缝钢管。”

    “无缝钢管?你们要造炮?根据地现在有这样的军工能力?”看过《51号兵站》的魏承恭一转念就想明白这些东西的用处了。

    “只是迫击炮的话,还是能造的。我们寻思着,你们那会儿的产品质量好,民用钢管拿过来,估计也能比我们的军用品更结实——再怎么差也肯定比我们手工打出来的好得多。是吧?”

    魏承恭点点头,同时心里也在犯嘀咕:无缝钢管,这东西有民用的吗?

    “接下来要轻装大范围转移,重装备都不能带,只能用迫击炮作为主要的支援火力了。这家伙轻,一门炮就二十公斤左右,听说你一次能带一吨东西穿越,那就是五十门炮,而且你只带炮管,还要更多。五十门炮啊,”彭老总过来,拉着魏承恭的手,“够我建一个军团直属的迫击炮团了。”

    魏承恭又点点头,心中忽然一动,问道:“军队里现在就有迫击炮吧?”

    “有啊,怎么了?”总司令和彭老总对视了一眼。

    “耽搁大家一点时间,”魏承恭不急着回去了,临时开起了讲座,“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第五个年头,那时候我军与日军的主要交战地域在华北平原,面对八路军——啊,就是我军,那时候叫八路军——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术,日军采用了囚笼政策。”

    这一说到战史,一帮子将帅们都来了兴趣,拥了过来。

    魏承恭干脆在地上随意划了几下,“以铁路为柱子,公路为链子,碉堡为锁,分割包围并不断挤压我各大抗日根据地——是不是跟现在常凯申对根据地的做法很像?”

    “不一样。”总司令道:“常凯申兵力充足,他在每一个方向上都能投入足够的兵力,因此对部队的机动能力要求不大;而日军的这种战略,似乎更为重视机动条件……你刚才说,交战地域是在华北平原?是不是因为地域太广,日军兵力不足,所以要依靠高机动性来弥补兵力的不足?”

    “……”魏承恭稍微愣了一下,自嘲地笑了笑,“那……我这个故事还要不要说?”

    “说!怎么不说。”彭帅道:“虽然对手的做法有不同,但还是有相似之处,而且目的是一样的,都是逐步限制我方的活动范围,最后把我们聚而歼之——那么,当时我们是怎么应对的呢?”

    “砍柱子,砸链子,拔钉子。”魏承恭笑道:“彭老总您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发动了一场交通破袭战。此次战役您命名为‘百团大战’,取得了重大战果,毙伤俘计四万多,让日军的华北交通基本陷于全面瘫痪,就连常凯申都不得不发来贺电。我记得日本方面还取了个名字,叫做什么‘八·二零闪电’——后来他们发动的报复也因此号称‘百万大战’,‘九·二零闪电’。”

    “哦,是吗?”彭帅左转头看看总理总司令,右转头看看主席刘帅林帅,顾盼自雄,“我还有这么风光的时候。”

    “老彭,厉害啊。”

    “要得,硬是要得。”

    ……

    “然后呢,这跟迫击炮有什么关系?”刘帅问道。

    “砍柱子砸链子都好说,但是在拔钉子的时候,出了问题。我军当时缺乏攻坚能力,面对日军的碉堡,吃了很大亏,最后终于开发出了迫击炮平射的技术……”

    “迫击炮平射?”刘帅疑惑,确认道:“你说得是,把迫击炮放平了,用来打碉堡?”

    “嗯!就是靠着这种土办法,我们拔除了不少日军据点。”

    几个将帅互相看了看,刘帅又道“能说得详细一点吗?”

    魏承恭赧颜:“这个我只能说抱歉了——我下次来的时候,会带尽可能详细的资料过来。”

    “没关系,既然说是土办法,那估计也没多复杂,我们自己试验就好。”主席发话了,“小魏你不用自责,记不住这种事情不是你的责任——我估计,你的老师应该没有谁要求你记住这些东西吧?”

    “那倒没有——我估计他们自己也不清楚。”魏承恭这才释怀。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bqduo.com/biquge/31_31632/c9199554.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