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恶汉 > 第四三七章 僧与帝(三)

第四三七章  僧与帝

      夏侯兰!

      当董俷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身体一下子绷紧了。

      自从知道夏侯兰的死讯,又听了贾诩的猜测以后,董俷一直都记在心里……那是一个他不愿意去想的人,也是他最不希望听的名字。私心里,董俷宁愿相信,夏侯兰是自杀而非他杀。

      可是没想到,会在这大恩佛寺中遇到夏侯兰的奴仆。

      在那夏侯曼出现的一刹那,董俷清楚的看到,僧人的脸色刷的一下子惨白,不见半分血色。

      看夏侯曼的样子,应该是受了苦楚。

      按道理说,如果夏侯兰真的是自杀的话,凭着他和图澄等人的关系,大恩佛寺为何如此对待夏侯兰的人呢?难道说,这里面真的有他不愿意,也不想去面对的阴谋吗?

      看了一眼僧人,董俷沉声道:“把这家伙押回府中……你先不要说话,等我回去自会询问。”

      夏侯曼是条硬汉,虽然身上受了重伤,可是却推开巨魔士,不愿意让人搀扶。

      董俷暗自点头,翻身上马。

      “主公,山门外,有长安令率领卫军阻拦。”

      “卫军?”

      这是一个董俷未曾听闻过的名字,不由得一怔,“卫军是什么东西?长安令为何要阻拦于我?”

      一边问,董俷策马出了山门。

      就见山门外,有大约八百士卒,全副武装的侯立。为首的是一名文士,年纪大约在四旬左右,生的风度翩翩,仪表不凡。看到董俷策马出来,这文士上前一步,拦住了董俷的去路。

      “长安令刘先,见过大都督!”

      我不认识这个人啊?而且在董俷的记忆中,长安令另有其人,绝不是眼前这个名叫刘先的文士。

      不过,人家客客气气,他也不好摆谱。

      下了马,沉声问道:“刘先,你为何在此?又阻挡住我的去路?”

      “下官听闻有人在大恩佛寺杀人,故而前来查看。”

      董俷细目一眯,两道横眉连在了一起。听说有人在大恩佛寺杀人,所以过来看看?只是看看,用得着带这么多的人马?而且,董俷相信,如今长安城上下,恐怕都已经知道他回来的消息。

      这个长安令,不简单啊!

      “我听说大恩佛寺中,有邪徒传教,效仿太平道张角之事,故而前来……你所说的杀人者,就是我!”

      董俷神色淡然,沉声回答。

      刘先却流露出哑然之色,“原来是这样……”

      突然间,脸上变色,喝道:“刘先为长安令,根据汉律,长安城内大小事务,皆有下官处置。不管大恩佛寺是否是效仿太平道邪教,大都督都应该先通知下官,而后再由下官处置。然则大都督擅自处理此事,更在这佛门圣地中大开杀戒……于律法不容,请大都督随下官走一趟吧。”

      哈……

      董俷不由得哑然失笑。

      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

      我不过离开长安两年,不想这长安城中,却出了这样的极品?

      董俷取下了头盔,却听得四周传来一片哗然。他冷冷道:“若我不随你回去,你又要如何?”

      “那么,就休怪下官得罪!”

      刘先说着话,举起手来。身后的士卒猛然上前一步,一杆杆长枪闪烁寒光,遥指住了董俷。

      “大胆!”

      韩德孟坦一声怒吼,二百巨魔士呼的抢在董俷身前,抽出汉安刀,刀光闪闪,杀气逼人。

      刹那间,这大恩佛寺门外,鸦雀无声。

      刘先厉声喝道:“大都督一口一个遵从汉律,如今却要下官难做,又如何令天下人臣服?”

      这句话问的非常巧妙,隐含杀机。

      要知道,如果刘先说的不是天下‘人’,而是天下英雄,那就能说的过去。董俷以勇武而闻名,天下英雄敬服也是正常。可这个‘人’,却包涵了天下黎民百姓,若董俷回答的错误,那问题可就大发了……

      好在,董俷已经不是当年从凉州刚到雒阳是的菜鸟。

      虽然说他性子没多大的改变,可是在雒阳那五六年的磨练,让他格外的小心。

      一下子就听出了刘先这话语中的陷阱,冷笑一声道:“我可没有想过让天下人臣服。天下人臣服的,只有当今圣上,我不过是圣上的臣子,安敢说让天下人臣服?刘大人,你太高看我了。”

      不过,虽然可以反击刘先的语病,却也不能反驳刘先口中的律法。

      法正似乎疏忽了!

      看起来这长安令刘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啊。

      法正说过,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有不少人来到了长安,其中不泛有汉室宗亲。其中有一些人被委派为官,这刘先想必就是其中之一。可是,为什么没有人通知过他,甚至连提醒都没有?

      是失职,还是有别的原因?

      董俷在刹那间,脑海中闪过了许多念头。

      而后心中一声冷笑:管你是甚,我倒要看看,你们能玩儿出什么样的花招。

      刚要开口,突然间马挂銮铃声响,紧跟着马蹄声阵阵,由远而近的传来。一队骑军从启夏门大街拐入了进昌坊中,为首是两员女将,生的貌美如花,只是粉靥寒霜,一脸的杀气。

      在她二人身后,又有百余名女兵。

      赫然正是董绿和任红昌。

      距离尚远,董绿一声厉喝:“谁敢动我相公,就先问问我手中的大枪。”

      莫小看了这些女兵,长安人皆知,董府之中藏尽精兵。就算是那些带有残迹的奴仆,也能以一当十。至于董府女兵,源自于鸾卫营,是最早一批鸾卫女兵,更经历过雍水畔的血战。

      这些女兵平日里是不会出头。

      可是一旦出手的话,那绝对是毫不留情。

      清一色的软甲长枪,虽然只有百余骑,却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卫军。刹那间,就抵达山门外。

      董绿和任红昌,今日本来是陪着蔡琰和黄月英去长安郊外,看灞桥的风景。

      董朔出事后,李逵奉命前来报信。虽然董朔是蔡琰的儿子,可是在董绿和任红昌看来,却无甚区别。闻听董朔受伤,董绿和任红昌勃然大怒。回府之后,立刻点起兵马,杀将过来。

      女兵一出现,令原本就紧张的气氛,变得火药味更浓。

      董俷却突然间笑了……

      “绿儿,红昌,不许无礼……刘大人说的不错,正人必先正己。我随是大都督,却不能违背了律法。刘大人,我随你去府衙。呵呵,只是我的这些部曲不过是看热闹,与此事无关。”

      “不对,大人……他们人人都有份!”

      僧人突然间开口,令刘先一怔,“大都督,此为何人?”

      “哦,不过是大恩佛寺的邪徒,我正要带回去审问。”

      “既是邪徒,理应由下官处置。还请大人将这邪徒交给下官,一并带回府衙中审问才是。”

      董俷心中,杀机涌动。

      刘先梗着脖子,凝视董俷,毫不退让。

      许久之后,董俷大笑三声,“既然大人说了这话,我就将这邪徒交给大人。不过,若出了差池,就休怪我翻脸无情。”

      “此乃下官之事,大都督还是先随我回衙门吧。”

      正说到这话时,远处又传来了马蹄声。

      一个中年黄门赶了过来,跳下马,手捧一卷锦帛,大声道:“皇上有旨,请大都督速去见驾。”

      这可真的是热闹的一天啊!

      董俷忙回道:“臣遵旨!”

      说完,也不理睬刘先,翻身上马。

      “你们先回家去吧!”

      看似是向董绿二人交代,可是眼角的余光一扫董铁。董铁心领神会,轻轻的点了点头。

      过去一拳把那僧人打昏过去,扔在了刘先的面前,冷声道:“刘大人,人已交出,还请保重。”

      说完,簇拥着董绿和任红昌,把夏侯曼掩护在其中,朝着大都督府行去。

      ******

      “杨谦,皇上怎知道我回来了?”

      “大都督今天一出门儿,就有人看到了……皇上听说大都督回来了之后,还非常的开心呢。”

      开心吗?

      只怕是不见得吧。

      董俷不再询问,却思忖着长安目前的状况。

      看起来,这两年的时间里,长安的变化的确是不少啊……一群不知死活的东西,想要跳出来吗?

      哈,如此甚好,却要看看他们能玩儿出什么花招。

      董俷心里面一点都不担心。

      他相信,不论长安如何的变化,始终都控制在他的手中。因为在他的手里,还有一张王牌。

      汉帝刘辨,在柏梁台参佛。

      说起这柏梁台来,却有一番来历。

      据说西汉时汉武帝好神仙,修建了柏梁台,有设铜柱,高二十丈,大七围,上有仙人墩承露,名为承露盘。取无根之水与玉屑和之后饮下,能长生不老……柏梁铜柱,是柏梁台的标志。

      有意思的是,刘辨作为汉武帝的后人,并不好神仙。

      也不会饮用什么无根之水,却选中了柏梁台为他参佛之地。也许这里,真的可以和神灵沟通吧。

      三国演义中,第105回曾提到了这柏梁台铜柱。

      魏明帝命人拆毁了这柏梁台铜柱,取走承露盘……不知道今世这柏梁台的铜柱,能否保全?

      董俷走进柏梁台中,就见这宫殿宛如大雄宝殿。

      正对大门,摆放着一尊佛像。刘辨背对着董俷,跌坐于佛像前,正在煞有其事的念诵经文。

      除刘辨之外,宫殿中再无旁人。

      董俷静静的站立在宫殿门口,看着刘辨瘦削的背影,这心里面却不由得生出了难言的感慨。

      如果不是他,刘辨许早就死了吧!

      董俷的脑海中,浮现出第一次见到刘辨时的情形,一时间过往所经历的种种,浮现在脑海中。

      刘辨却停止了诵经,缓缓站起,转过身来。

      两年不见,刘辨的身上多了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出来的味道。董俷说不好那是什么感觉。

      宝相庄严吗?

      也许吧……

      不过如今的刘辨,气度沉稳,颇有得道高僧的风范。

      “董卿,你来了!”

      “臣,董俷,叩见皇上。”

      刘辨拦住了董俷,轻声道:“董卿,你又何必与朕如此?朕还以为,你要过两天回来,没想到……”

      语气一如当年般的轻柔,还有些怯生生的味道。

      董俷回答:“臣已经回来些日子,只是想到许久未和家人团聚,所以也就没声张,还请皇上恕罪。”

      “人之常情,何罪之有?”

      刘辨的语气很空灵,颇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董卿,朕听说……你今天杀人了?”

      “是!”

      董俷当下把事情的缘由讲述了一遍。却发现刘辨的表情,看上去非常的错愕。

      “竟有这样的事情?”

      刘辨轻声道:“朕只听说有善居士出钱兴建佛寺,却没有想到……董卿,朕说朕并不知道此事,你信吗?”

      董俷毫不犹豫的回答:“臣相信。”

      刘辨的脸上,浮起了快活的笑容,“大恩佛寺的事情,是他们咎由自取。确是图澄他们……朕只同意修建了清凉寺,其他的佛寺,与朕皆无关系……董卿,其实佛法……还是好的。”

      “臣知道!”

      “此次大恩佛寺的事情,倒是给朕提了醒。当年先皇曾设白马寺为天下佛徒之管理机构,但是从永初三年开始,白马寺就名存实亡。佛法……不是太平道,也有他存在的道理。董卿,朕要请你设立如当年白马寺一般的机构,管理天下佛徒。不知道董卿你是否愿意接受呢?”

      董俷不清楚,刘辨究竟是打得什么主意。

      躬身道:“臣当尽力而为。”

      “这件事就这样吧……还有,董卿你不在长安的时候,许多宗室前来投奔。朕挑选着安排了一些人,希望不会搅乱了董卿的安排。”

      “自然不会!”

      两人不再说话,沉默了下来。

      大殿中的气氛突然间变得非常古怪……

      许久之后,刘辨轻声道:“董卿,你知道吗?其实朕非常怀念,当初在雒阳,在临泾的日子。”

      “啊?”

      刘辨一笑,“至少那个时候,朕和董卿很贴心……不似现在,我们之间总似相互的防范着。朕不聪慧,少时也少有人与朕交谈……母后虽疼爱朕,可是……董卿,你知不知,在朕的心中,总是把董卿你当作兄长一般。董卿你也像兄长一样的保护朕……朕那时候,很开心。”

      董俷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在柏梁台参佛以来,我终于明白武皇帝为何会喜好神仙之事。非只为了长生不老,这天下事纷纷扰扰,人与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以神仙事为寄托,想必也是为了心中的安宁吧。”

      这一番话出口之后,董俷不得不重新认识刘辨了!

      这,真的是那个懦弱昏庸的皇帝吗?忽而如得道高僧,忽而若睿智明君……究竟哪一个,才是他呢?

      “其实,朕今天找董卿你过来,只是想说说话。夏侯一走,朕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

      刘辨说到这里,蓦地笑了,“若董卿以后没事儿,就来柏梁台上,陪朕一起说说话吧。就像当年在临泾一样……另外,再过些日子,是我皇弟协的生日,烦劳董卿代我,送一份礼物吧。”

      “臣,遵命!”

      刘辨如今说话的方式,若天马行空。

      董俷只觉得是心惊肉跳,有点跟不上刘辨的思路。

      片刻之后,董俷请辞离去。

      在出了大殿之门的一刹那,却听到刘辨轻声的低吟:“北斗斟美酒,劝龙各一觞……董卿,若你为北斗,所劝的,是朕吗?”

      董俷的心里,不由得一颤。

      这句话的引申之意是说:董卿,你还能把我当成你当年关爱,保护的人吗?

      转过身,董俷一揖到地,轻声道:“俷,永不负万岁!”

      这一句话,在十二年前,雒阳永安宫中,董俷曾经对刘辨说过。当日所说的是:俷,永不负大王。而今日,当年的弘农王,已经成为天子。董俷在这一刻,却是真的下定了决心。

      说完,大步离去。

      在迈出大殿宫门的一刹那,耳边响起了刘辨清幽的话语:“董卿,朕……也永不负董卿。”

(https://www.bqduo.com/biquge/31_31656/c2327147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