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奋斗吧,加夫里尔 > 0090 托木斯克

进出口贸易公司成立,对于加夫里尔的事业来说,算是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o这家贸易公司的存在,绝不仅仅是给他提供了一个赚钱的渠道,同时,它还担负着多种功能、多重任务o

    有了这家贸易公司,加夫里尔等于是多了一条走私渠道,而且是一条堂堂正正的走私渠道;有了这家公司,他也拥有了进出国境的便利,要知道,在如今的苏联,想出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了这家公司,加夫里尔也多了一条洗钱的渠道,若非如此,萨拉德赛也不会盯上他;同样的,有了这家公司,加夫里尔也多了一个资本运作的工具……总而言之,好处多多o

    或许是因为有了这家贸易公司的光环加成,其后一段时间里,加夫里尔似乎做什么都特别顺o从明斯克运来的那一批货,很顺利就脱了手,一大笔急需的资金回流到了加夫里尔的手里o同安托斯克—若卢杰夫机械制造厂的加工合同也顺利签署,承受着工厂长期停工压力的瓦列里安厂长,很痛快的接受了加夫里尔提出的条件:以部分食品抵充一般的货款,剩下一部分则支付现金o

    当然,生意上的利好对加夫里尔来说,还不是最大的好消息,最令他感觉高兴或者说是兴奋的,还得说是从明斯克传来的一个消息o

    消息是一个电话带来的,而打电话的人,则是格里戈里o在电话里,格里戈里告诉他,莫斯科的调令已经转到了他手里,他被任命为帕内切沃远程航空兵基地的指挥员o

    帕内切沃远程航空兵基地设立在托木斯克州,离着该州首府托木斯克不到70公里,尽管这个基地并不在克麦罗沃州境内,但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它离着新库兹涅斯克也不是很远,不到两百公里的样子o

    加夫里尔对这个航空兵基地做了一些了解,从他获得消息上看,这个航空兵基地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军人晋升的好地方,它的设立实际上已经成了鸡肋般的存在o

    帕内切沃远程航空兵基地的职能,只是一个中转站的性质,它设立在60年代末,一些从远东或是从莫斯科方向过来的军用运输机,会在这里做停靠,将一部分归属于西伯利亚军区或是需要运输到哈萨克斯坦的货物卸载这里o而到了现在,这个职能已经大大弱化,基地的主要作用,实际上就是为往来的一些军用飞机提供燃油补给o

    不过,即便这个基地的作用已经大大弱化了,但基地内仍旧保留了3架老式的安—12运输机,其本身是具备一定运载能力的,这也是加夫里尔最为看重的o

    ……

    进入十月份的克麦罗沃州,已经有了时近深秋的感觉,原野上的野草已经变得枯黄,仅仅只是叶脉中间的位置上,还残留着一抹隐约的浅绿o

    黑色的莫斯科人轿车行驶在由克麦罗沃通往托木斯克的公路上,这条公路并不是主干道,而是一条辅道,修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七十年代的时候有过一次简单的修整,到现在,整条路已经变得坑洼不平,难以行走了o

    颠簸的轿车内,加夫里尔一手抓着车门上方的扶手,另一手里却拿着一份报纸o

    报纸是今天刚刚出版发行的《论据与事实》,这份创刊于70年代的报纸,自从85年以来,就成了一个倾向改革立场的舆论阵地,而且是倾向于激进改革的舆论阵地o在这份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对苏共历史抹黑的报道,而最近一段时间,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动荡的消息,也都是由这份报纸报道出来的o

    东欧各国和苏联的情况差不多,甚至是更加的糟糕:捷克斯洛伐克的大规模群众示威已经延续了半年多,捷共难以应对日趋恶劣的局势,正在谋求与反对派的和解;当五月份,匈牙利开放了与奥地利的边境之后,大批东德人蜂拥借道进入西德,而在东德境内,则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就在昨天,东德总理昂纳克宣布辞职,从而使得东德局势进一步恶化;匈牙利也在爆发大规模的反共、反苏暴乱,示威群众在各个城市摧毁斯大林的雕像、袭击警察局和苏军驻地,而且这种暴乱正在蔓延到匈牙利全国;南斯拉夫已经陷入了分裂的泥淖,看上去似乎难以自拔……

    而在苏联国内,动荡的局势也在变得更加复杂化o七月份时由叶利钦、萨哈罗夫等人成立的跨地区议员团,已经正式开始运作,这个有组织的议会反对派,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因为势单力薄,并不具备多大的影响力o但是,到了十月份,随着一大批地方议员的加入,其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作为激进民主派代表人物,同时也是跨地区议员团协调委员会的主席,萨哈罗夫在今天发行的《论据与事实》上,公开号召全体苏联人,在12月11号这一天,举行一场全国性的2小时政治总罢工,以迫使即将召开的人代会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执政党地位o

    这就是一场荒唐的闹剧,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张,每个人都将自己装扮成忧国忧民的伟岸政治家,一心为国、毫不利己,每个人都那么的大义凛然、目光深邃o但似乎每个人都看不到,这个地缘庞大的国家,正在这场闹剧里一步步走向崩溃o

    作为氢弹之父,萨哈罗夫的个人品格或许是值得为人称道的,不过,他毕竟是个科学工作者,一个搞学术研究的人,突发奇想的要去搞政治,一心反对苏共的领导,以推翻苏共的政权为己任,加夫里尔很好奇,这老头又怎么知道,在推翻了苏共的领导之后,他所极力主张建立的政权形式,就一定能给这个国家带来新的希望?

    眼前有一个罐子,底上裂了一条缝,总是漏水,以至于每天存的水都不够大家喝的,于是,我们就打碎了它,一心一意的要换一个新罐子o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万一这个新罐子漏得更厉害怎么办?甚至是……我们根本就找不到新的罐子o

    好吧,加夫里尔不会去考虑罐子的问题,因为在这个裂了缝的罐子被彻底砸烂之前,他已经给了自己准备了一个碗o水肯定不够所有人喝的,幸好的是,碗也不是每个人都有的o

    相比起新库兹涅斯克,托木斯克这个苏联东部著名的科研和教育中心城市要繁华的多,城市的街道和建筑相对来说也要新的多——这就是苏联的现状,地区贫富的差距在几百公里的范围内,便能体现的淋漓尽致o

    今天加夫里尔之所以来扎木斯克,目的就是为了和格里戈里见个面,这位上校同志已经在十几天前来到了新的驻地——格里戈里已经在月前晋升为上校,军衔上的提升或许是上面某些人给他的补偿吧,毕竟几十万卢布已经不是小数目了o

    严格来说,在如今的西伯利亚地区,加夫里尔除了身边的斯莫平几个人之外,还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格里戈里应该算是一个了o

    之前和格里戈里越好的见面地点,是市区内的塞瓦斯托波尔斯卡娅大街,来的时候,加夫里尔问过对扎木斯克比较熟悉的人,却没有打听到这条街究竟在什么位置o

    开车的人仍旧是斯莫平,坐在副座上的是卡沙,加夫里尔坐在后座的右侧o车子进了扎木斯克市区,先后找了几个路人打听,都没有问到这条街究竟在什么地方,直到车开到市博物馆,才终于从一个警察的口中打听到大街的所在o

    这条所谓的大街,在市里的卡什塔克区,是一条宽不足三米的后巷小街,地方偏僻的很,街道两侧都是两到三层的木质建筑,建筑上大都留着雕花的窗户和屋檐,一看就是年代很久远的老建筑了o

    斯莫平开着车顺着街道由南向北的缓慢行驶,卡沙和加夫里尔则各自向街道两侧张望,直到快要走到街道尽头的十字路口时,才找他们要找到的地方——一家名为“德罗克”的小餐厅o德鲁克在俄语中就是朋友的意思,以此命名的公司或是餐厅多的是o

    车子停靠在路边的时候,加夫里尔率先推门下车,视线偏转的过程中,看到前方十几米远的地方,停靠着一辆乌阿斯—469军用吉普车,车身涂装了迷彩,簇新簇新的o这种车就是国内北京212的样办车,车的外形几乎没有一点差别,也是四轮驱动,马力强劲o

    “嘿,加夫里尔!”

    加夫里尔还在打量那辆车呢,就听到有人兴奋的招呼自己的名字,只听声音就知道是格里戈里o

    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过去,果不其然,穿着一身军装的格里戈里刚从那家小餐厅里出来,快步朝这边走,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两个穿军装的人,看样貌,年龄应该都在30岁左右o

    脸上露出笑容,加夫里尔展开双臂,快步迎了上去o

(https://www.bqduo.com/biquge/41_41237/c14891546.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