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皇太子 > 关于唐朝称呼

  唐朝,人的称呼和现在绝对不一样,尽欢书里面主要是以现在人的阅读习惯为主。

      否则的话会非常别扭啊!

      现在,整理一下唐朝的称呼和一些相关材料。(有一点点长度,无耐心误入。并非凑字数,网站统计字数是【正文】!我们这篇是【作品相关】!)

      【娘子】:戏文之中,夫妻之间,多有“相公”和“娘子”之类。但是在唐朝,基本上,男子和女子打招呼,不管是否相识,一律可以称为“娘子”。年轻一点的可以称呼为“小娘子”。所以在唐朝,“娘子”并非老婆含义。

      【相公】:在唐代,只有宰相才被称为“相公”。所以这个相公可不能乱叫。

      【哥哥】:唐代家法,父对子自称哥哥,或用做自己和别人说话时称呼自己父亲为哥哥。但不普遍。称父亲为哥哥,但又不是单纯的叫哥哥。一般是看父亲在家中排行多少,然后用排行来称呼为几哥。比如父亲在家中上一辈里排行第四,那孩子就可称呼父亲为“四哥”。唐人称父、兄皆为哥,长辈对晚辈、兄对弟、平辈朋友则直称名或呼为郎。

      【大人】:在唐朝是作为父亲的尊称,并不用于称呼地位高于自己的官员,而且下级官员见了上级官员或者百姓见了官员,也并不像后世那样奴颜婢膝。

      【皇帝】:唐代皇帝多用“圣人”、“主上”、“大家”。至于和其亲近之人或其近侍则称其为“大家”,皇帝身边人用,大臣一般不用。有趣的是在唐代女子称呼其婆婆亦呼为“大家”。

      【皇太后】:自称为“朕”。

      【皇太子】:常被左右之人称为“郎君”。

      【太子、诸王】:有时自称为“寡人”。

      【国公】:自称为“孤”。

      【老爷、夫人】:唐代奴仆称呼男主人为“阿郎”或“主人”;女主人:娘子、夫人;而称呼少主人为“郎君”;称呼主母和小姐俱为“娘子”。

      【下人】:叫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比如子侄,可以直接叫他的大名或小名,当面说话时用“你”“汝”“尔”。叫自家奴婢,也是叫名字,生气起来可以骂“狗奴”、“贱婢”等,但是不要叫“奴才”(是穿越大唐不是大清啊)。您家的奴婢也不会自称为“奴才”,这个词在唐代不是一个称呼语。奴婢的自称有“贱奴”、“婢子”等。

      【上街】:有年纪的男性老人,就叫“老丈”;是老女人的话,称一声“阿婆”、“老夫人”;是青壮年男子,叫“郎君”;青壮年女子叫“娘子”;少年男女叫“小郎君”、“小娘子”。

      【郎、娘】:唐代称呼相熟悉男子多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后再加以“郎”呼之,如:张三郎;而称呼女子则多以其姓加行第再加“娘”呼之,如:“公孙大娘”、“李十二娘”等叫。或“萧郎”和“萧娘”作为普遍的代称。

      【丈夫的弟弟】:为“小郎”;而女婿又被称为“郎子”。

      【官场】:唐代,“大人”只是作为父亲的尊称,并不用于称呼地位高于自己的官员。宰相见了一个刺使会自称为“某”,而称呼此刺使为“某刺使”或“某使君”。而这个刺使对宰相的自称亦是“某”,同样,这个刺使治下之民称呼这个刺使,也是“某刺使”或者是“某使君”,而刺使对百姓的自称亦同百姓对刺使的自称“某”。同样,对于一个侍郎,无论是其长官或是其下级以至于百姓,俱呼其为“某侍郎”,而对于大理寺卿即使是在狱中待审的囚犯,也是称呼其为“某卿”。即使在公堂之上,百姓若是男子也是自称为“某”,而女子亦自称“儿”同常时一样。例如,像郭子仪这样地位的人,对给他家修墙的工人讲话时,自称为“某”,而工人回话是也自称为“某”。

      唐代称呼官员呢,大致上有以下这么几种叫法。

      一、“姓”+“官爵”。这里的“官爵”不必是全称,比如刘某人任职“散骑常侍”,往往只呼为“刘常侍”。基本上各个官爵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称呼,姓赵的“兵部尚书”和姓钱的“礼部尚书”都被称为“赵尚书”“钱尚书”,姓王姓李的“司勋主事、考功主事”被叫为“王主事”“李主事”,等等。

      二、是“姓”+“公”之类的尊称,应用广泛,民间可用,官场也可用。要是穿越到贞观年间,见了房玄龄说“房公安好”,见了魏徵说“魏公万福”,人家会觉得你这孩子挺有教养的。

      三、是“姓”+“官名别称”。比如唐人称县令为“明府”,于是张县令、李县令会被叫为“张明府”“李明府”,中书舍人和门下省高官都别称“阁老”什么的。

      【百姓见皇帝】:也同百官一样自称为“臣”。

      【皇帝自称】:“朕“。另外,有时候也用“我”或者“吾”。别人称呼皇帝:唐代时称呼皇帝多用“圣人”,亲近者甚至可称呼“郎”!如李世民为“二郎”。

      【皇后自称】:皇太后下制令时,自称“予”,在便殿见群臣时,则称“吾”,很多时候也用“我”。

      【后妃自称】:在正式场合用“妾某氏等”,“臣妾”也可,平时则用“我”或者“吾”。

      【公主自称】:对皇帝她也是称“吾”或者“我”。

      【皇帝对儿子称呼】:亲昵一点可叫小名,平时可叫他的名或者称呼其排行,如九郎之类

      【皇太子自称】:平时还是多用“我”或者“吾”,另外对皇帝或者皇后时可用“儿臣”,对下人可用“小王”。

      【太监、宫女】:在唐代太监是被称为“宦官”、“宦者”或者“给使”。女的,就是“宫人”、“宫婢”、“侍女”,与后世差别不大。

      【自称:】小子、鄙人、“某”这个算是谦称里语气较为不卑不亢的那种,全社会上下通用。

      …………

      【社交用语和交友称谓】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

      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

      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

      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

      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

      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

      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

      中途先走用“失陪”;赠送作品用“斧正”。

      【亲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别人母亲称:念慈。

      别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别人儿女称:令郎、令媛。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对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校称:寒窗、鸡窗。

      同学称:同窗。

      【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曾不待于养,故曰颐。”

      …………

      PS:实在太多了,是五花八门。我们作者如果依据上面写,按照我们现在的阅读习惯,有办法看吗?

      所以,只能以现在的阅读习惯去写,而且会有不少现代语言。

      老是【之乎者也】卖弄文言文没意义!如果那样,大家干脆去看《旧唐书》和《新唐书》算了!

      因此,【称谓】和【文风】方面——请大家不要挑刺,见谅见谅啊!!!

(https://www.bqduo.com/biquge/62_62560/c15157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