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 第1485章 印度大捷

第1485章  印度大捷      
              于是,上官仪死谏!

      

              简而言之。

      

              不是江西刺史死。

      

              就是上官仪死。

      

              二选其一。

      

              死谏一事自开朝历代以来,便有诸多典例。

      

              若是贤臣大可理解为为国家朝廷尽忠职守一说,但若为佞臣亦可算是间接胁迫帝皇之言。

      

              朝堂大殿上,站列于两侧上的官员,面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李贞将手中奏折放落,看着上官仪,随后他又将肖建的奏折打开。

      

              肖建写了士兵在几名将领教唆下哗变,并冲击总兵府的事情。

      

              道:“好,朕便答应爱卿奏请,罢免肖建官职,暂交由刑部审理此案,若无其他罪责,便令其养老归田,其余人等视情节大小或降级调用。”

      

              闻言,面露激动之色的上官仪,躬身拜道:“陛下圣明。”

      

              冬日寒风如同刀割拂面。

      

              御花园内,李贞独坐于事先备好的龙椅棉缕上。

      

              烈火红炉上香茗沸腾,散发出丝丝香气。

      

              今天已经是十二月二十号,距离大年三十,还有十天,皇城内外张灯结彩,爆竹烟花燃放,好不热闹。

      

              可是在龙书案上,还摆放着一摞摞的奏折,在等待着李贞的批阅。

      

              在将手中的一份奏折批阅完毕后,李贞这才从龙椅上站起疏松着筋骨。

      

              “现在何时?朕在此批阅了多长时间?”李贞随意说道。

      

              快步上前的宦官,躬身说道:“启禀陛下,陛下在此批阅奏折已经一娃香的时间了,而现在的时辰正是已时五刻。”

      

              李贞轻喃一声,不由笑道:“时间过得还真快啊!

不知不觉竟然亦有两个时辰。”

      

              说此话时,一直站身于侧后的宦官,面露迟疑道:“陛下,虽说天气放晴,温暖稍有提升,但陛下乃万金之躯,不宜长时间在此逗留;若因此引得陛下龙体抱恙,臣纵是万死,亦难辞其咎,不如陛下暂移御书房,稍作休息。”

      

              李贞微微颔首,威严说道:“亦好。”

      

              闻言,躬身宦官连忙快步走出亭子,尖声说道:“摆驾御书房!

”      

              得此圣令,静待于一侧上的太监们连忙抬着如同小房屋般的轿子平缓的放在了静心亭前。

      

              站身于李贞身旁的两名宦官则是双手小心翼翼的搀扶着。

      

              “报。”

      

              “辽东边关将领王玄策传来军情,请陛下过目。”

      

              躬身跪拜于轿子旁的大唐侍卫,双手将军情书高举于身前。

      

              “王玄策?”      

              李贞轻喃自语一声,仿若想起何事,急忙将军情书接过。

      

              辽东的族群众多,此番王玄策返回辽东,就是为了安抚辽东各族。

      

              李贞的目光快速扫视着文书上的内容,李贞的面色随之发生了些许的变化。

      

              王玄策返回辽东之后,使用严刑峻法管理辽东的少数部落。

      

              一时间,各种犯罪事情急剧下降。

      

              不过,王玄策也杀了数千名聚众闹事者。

      

              除了王玄策的军情外,就是印度总督薛丁山的奏折。

      

              薛丁山在奏折上写道:“印度之地的子民已经认同了大唐子民的身份,并且印度人口已经从’一亿人、”      

              “削减到了五千万印度之地的税收,已经达到了三千万两,并且又组建了三十万印度军团,现在印度之地的兵马,已经有一百六十万”      

              李贞看到一百六十万这个数目后,神情微变,随后放声大笑道:“好!

好!

不愧是朕手中大将。”

      

              久久难以平定心绪的李贞,高声命道:“即刻传朕旨意,命群臣速速上朝,朕有要事相谈。”

      

              “遵命。”

      

              一个多时辰后,得闻圣令的群臣,急急忙忙的便步入这朝堂之上。

      

              见大唐陛下李贞尚且未到,群臣便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不知陛下传唤我等所为何事?莫非是那杭州兵变之事已有结果?”      

              “汝莫非在说笑不成,现在不过才区区数日,怎么可能这么快。”

      

              “那又是为何?”      

              正待群臣议论纷纷之际,郎朗大笑之声渐渐从偏殿侧上传来。

      

              闻声,群臣亦闭口不言,正其身姿。

      

              “陛下到!

”      

              伴随着一声传号,李贞在宦官、宫女的随同下,亦随之走出。

      

              见此,群臣齐刷刷的跪拜于大殿上,高呼道: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至李贞坐于龙椅上,这才开口道:“诸位爱情平身。”

      

              “谢陛下。”

      

              纷纷站起的群臣,目光亦不由将目光向李贞望去。

      

              反观今日,李贞面露喜色,一改先前威严之色。

      

              不解于此的群臣,虽有心去询问,但却并未有人敢主动开口。

      

              面色稍定,李贞这才讲道:“诸位爱卿可知今日朕为何急匆匆的召集尔等上朝?”      

              目光相互对望一眼,群臣皆以摇头示言道:“臣等愚钝,未能猜透陛下心事,望陛下恕罪。”

      

              “哈哈。”

      

              李贞放声大笑一声,目露威严道:“那朕便告诉你们,你们都给我竖起耳朵听好了!

今日巳时,朕收到一份来自印度都护府的军情文书。”

      

              霎时,上官仪面色微动,隐隐中仿若已经猜到了一些事情。

      

              “印度都护府总督薛丁山统御印度有功,并且拥有了一百六十万兵马。

你们说,这件事情这件事情朕该如何去赏赐他呢?”李贞放声说道。

      

              “臣等恭贺陛下,有着薛将军镇守印度都护府,想那少数民族部队更是对我大唐闻风丧胆。”

      

              快步从朝列中走出的上官仪,躬身拜道:“薛将军及其诸位将士奋勇杀敌,以正我大唐国威,劳苦功高;而其印度都护府之地不比皇都,望陛下厚赏。”

      

              李贞微微额首,威严说道:“没错,有功就要赏,有错便要罚!

薛丁山率众平灭印度,朕要重重的赏赐他们。”

      

              其实,在李贞心中。

      

              赏不赏赐薛丁山倒是其次,真正让李贞担忧的是一百六十万兵马。

      

              若是薛丁山彻底掌控了这些兵马,自立为王,将比莫英帝国,更加难对付!

      

              正月初一,年味十足。

      

              皇城之内到处张灯结彩,整个大唐都举行旷大的盛典。

      

              如血般鲜艳得到红毯直达皇宫内殿之上,本来这次的盛宴是要晚上才开始举行。

      

              但是因为有着帝皇的安排,故而将其硬生生的向前推了数个时辰。

(https://www.bqduo.com/biquge/73_73822/c41871571.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