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福气农女有空间 > 第25章:香扇

  仁和书局的掌柜,便是李贺的父亲李财。
  李财这些年仗着头脑聪明,赚了一些家底,又娶了自己的意中人,日子过的美滋滋的。
  就在一个月前,李贺从外面带回了一个篮子,可向来喜形不于色的妻子却意外的喜欢这个篮子。后来李财才知道,原来这篮子不止编的精巧,而且一个月后才会隐隐泛黄。
  再过几日就是妻子的生辰了,李财想再买一个篮子哄妻子开心。
  “这次有六个蛐蛐笼子,一个篮子!”唐宓笑着把东西从背篓里拿出来后,又问,“掌柜的,你还收别的东西吗?”
  李财闻言却是眼前一亮,可表情也依旧镇定,“什么样的?”
  唐宓从背篓里拿出布包,打开后露出里面的扇子,“是竹扇!”
  “这竹扇用的竹子很好,有一股香味,可以让人睡的更好!”
  说着,唐宓把扇子递给了李财,“掌柜的,你可以闻闻!”
  李财有些惊讶,他和镇上许多人不一样,他可是去过京城开过眼界的人,什么样的稀罕物没有见过?可唐宓手里的扇子却和他见过的不一样,扇面是用竹篾片串起来的,打开后能看到扇面雕刻了兰花。
  这种扇子做工十分的精细,显然这小姑娘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最重要的是,这扇子放在掌心里有丝丝的凉意,像是玉一样。
  一股淡淡的香味在扇子打开后,渐渐的弥漫出来了。虽然很淡,但是闻着却让人觉得安宁。
  的确是个好东西。
  李财看完后,便询问,“姑娘这扇子怎么卖呢?”
  “掌柜的你肯定是个仁慈的,才能教出李贺少爷这样诚心、出众非凡的人!”唐宓的声音甜甜的,“您看着给就行!”
  “往后若还有其他的物件,我都先送您这边来。”
  李财却是哈哈大笑,没人不喜欢听好话。
  他和其他商人不一样,做生意不止是做一笔,他看的出来眼前这个小姑娘的手艺是真的好,所以也没压唐宓的价格,“小姑娘你看这样行吗?我给你二百文!”
  “不瞒你说,你就是去县城里也未必能卖出这个价格!”
  一把扇子二百文,这个价格的确出乎了唐宓的意料。
  这扇子做起来虽然累和费时间,可一个月能做个两把不是问题,那么一个月下来就是四百文。
  她听哥哥说,父亲最厉害的一个月,也就赚了不到三百文钱。
  “好!”唐宓自然同意了,作为添头,她还送了李财两个草蜻蜓和草蚂蚱。
  只是李财的心思都在扇子和篮子上面,这草蜻蜓和草蚂蚱还真的瞧不上,故而也没有多惊喜。
  唐宓知道往后草蜻蜓、草蚂蚱怕是不好卖了,不过还好李财收扇子,还表示往后有扇子可以继续送来书局里。
  等出仁和书局出来,唐宓看着钱袋子里的铜钱,却是笑眯了眼。
  她已经从彭翠的嘴里打听到了,村里启蒙的孩子送到李夫子那边,一年的束脩是九百文钱,笔墨纸砚学生们要自己负责。
  李夫子学问好,上河村有几个孩子,都在李夫人开的学堂里念书。
  彭翠还说,苏亭当年也是多亏了李夫子提携才有了如今的作为。
  虽然苏家都说是镇上的先生教的好,可下河村的村民们显然更喜欢李夫子。
  “是表侄女吗?”有个人的声音响起。
  唐宓书顺着声音发出的方向看过去,就瞧见胡三木站在不远处。
  “还真是你啊!”胡三木显然对唐宓很有好感,因为唐宓编的蚂蚱和蜻蜓,他的几个孩子都很喜欢,“你怎么一个人来镇上了?大谷和二粮呢!”
  “大哥去码头上忙了,二哥在家呢!”唐宓回道,“三表叔你来的正好!”
  说着,唐宓又放下背篓,被里面的布包里拿出另一把扇子递给胡三木,“你帮我带给大姑奶奶吧!”
  “我可不敢收!”胡三木哈哈大笑,拒绝道,“你也知道你大姑奶奶的脾气,她可不让我们收你的东西!”
  “你上次又是送鸡蛋又是送那些小玩意的,已经是很客气了!”
  唐宓却坚持着说,“这扇子是我亲自做的,不值几个钱!”
  “我听爹说,大姑奶奶最怕热了,等再过半个月,夜里怕是得用上扇子呢!”
  “三表叔您就帮我带给大姑奶奶吧,我这可不是客气,我这是孝心!”
  胡三木见唐宓这样说,也不好一直拒绝。
  他想了想,就点头接了过来,“行吧!”
  “走,三表叔今儿高兴,请你去吃羊肉汤面!”
  唐宓倒是没有拒绝胡三木的邀请,因为她从父亲和母亲的嘴里得知,胡家人对他们是真的好。
  尤其是大姑奶奶,上次来帮忙还送了钱给唐家。
  镇上羊汤面卖的最好的当属离书院不远处的刘记,加了鸡蛋的面条很有弹性,放上切的薄薄的羊肉,再浇上熬的浓浓的羊汤,撒一把葱花,那味道香极了。
  刘记普通的羊汤面要六文钱,若是要加多一些羊肉,就得十文钱了。
  胡三木今日是真的高兴,他让老板送了两碗十文钱的羊肉汤面来,又把筷子递给唐宓让她尝尝味道。
  面条温和而又筋道,羊汤更是香浓美味。
  唐宓吃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
  胡三木很是满意唐宓的神情,“好吃就多吃点!”
  也就是在两个人的闲聊里,唐宓知道了胡三木准备在镇上开个小店。
  铺面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
  胡三木想的很简单,因为上河村那位大人要回来的关系,最近码头上一日比一日热闹,他准备在码头上卖卖吃食和茶水。
  刚好这个铺面的价格合适,他就给租下来了。
  “卖些粗粮馒头、包子……”胡三木说,“价格也不高!”
  唐宓闻言却是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她并不认为这是一门好生意。
  所有人都知道码头上的工人要吃东西,所以这些年镇上的吃食铺子大多都饱满了,而且价格也很低。
  若是胡三木也要加入,就得另辟蹊径——譬如做一些大家都没做过的吃食,这样才能有钱赚。
  胡三木见唐宓失神,有些好奇的问,“宓姐儿觉得不好吗?”

(https://www.bqduo.com/biquge/87_87696/c12676576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