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被曹操出卖,我转投刘备 > 第四十六章 士卒读书,你想靠纸笔杀人?

  在制定好学校招收章程之后,徐风还特意写了几十条口号。

  并且还群策群力,也让城中百官,尤其是诸葛亮和刘备,多想了一些能鼓舞人心,带动价值观的口号。

  “为了黎民百姓而读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天下百姓的人。”

  “位卑未敢忘忧国。”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城中众人还在绞尽脑汁来思索,却见徐风已经劈里啪啦,如汹涌黄河奔流不息,一口气写出了几十条口号。

  其中不乏文采绝佳,立意高远的诗句。

  众人也不免瞠目结舌。

  “鸿羽先生真乃旷古烁今之奇才,文采卓然。纵屈原重生,庄子在世也不过如此。”

  就连诸葛亮也是一脸的钦佩之色,不由得叹息道:

  “我常自比管仲乐毅,原以为已是天纵之才,不须讲究什么寻章摘句的腐儒行当。”

  “只需稍动纸笔,笔下一言便抵得上腐儒万言。”

  “如今一看,却是我坐井观天,不识世之真奇才也。”

  以前徐风除了个别情况之外,其余时间一般是尽量不展示自己文抄公的本事。

  偶尔也只在宴席之上,被人求的实在不行,才会稍微写上一句半句。

  免得一不小心控制不住,写出太多的千古诗篇,弄得过于惊世骇俗了也不太好。

  但如今徐风只一门心思的苦想口号,准备给学校学生每日朗诵所用。

  因此便没顾得上藏拙,不小心露了一手,果然惊呆了新野城中众人。

  刘备更是赞道:

  “天下才有八斗,君占一石,天下共欠两斗尔。”

  众人夸起来没完,徐风看着太阳都快落山了,急忙继续说道:

  “这些口号都写在纸上,写的又大又显眼,专门贴在学校的门口和墙壁之上。”

  “再找几个石匠,最好是连台阶和地面都刻上这些字。”

  “除此之外,学堂每天上课疲累之后,可以专门让学子在校内跑上几圈,舒展筋骨之时,还能诵念这些口号。”

  这么全方位立体的传导下去,别说是那些懵懂求学的学子。

  就算是心怀不轨的细作,日久天长下来没准都要归心于新野。

  志同则道合,道合则天下皆助。

  除此之外,徐风提倡所有进入军伍的士兵都在操练之余,可以去读书识字。

  这可不是空口白话般的鼓励,而是实打实的拿出奖励来激励士卒。

  成绩优异者,可拔擢为伍长。

  历届考试最优者,可拔擢为什长。

  除此之外,但凡去学堂识字的士卒,每月还有五十大钱的补贴。

  逢各种大考小考,成绩较好之人也会有额外的奖赏。

  甚至会将学习成果也列入战功,作为升为军官的一条道路。

  如果说让天下之人随意来新野入学,不必收任何学费,算是笼络人心,布局深远。

  那让士卒学习,甚至给出高额的奖赏,简直就是无法想象的举措。

  疯了?

  培养一个读书人需要多少代价。、

  就算有了印刷术,而且还有当年培养的三千学子作为老师,白白花大量资源,就为了把注定送死的士卒培养成读书人?

  读书再多,难不成到了战场上就能口喷刀剑,诗文杀人?

  “鸿羽先生,咱们兴修的学校恐难容纳如此多的军士……”

  一向负责军事的徐庶也是眉头微皱,问道:

  “更何况每日操练已花去不少时间,来回奔波于学校之间,恐怕会耽误操练效果。”

  徐风稍加思索,直接说道:

  “那就从三千学子之中募集五百英勇敢战之人,编入军中,混杂于各军行伍之中。”

  “那样的话,每日不必让军士前往学校,只需拿着书本自行学习,若有不解之处,便可询问军中的学子。”

  虽然徐风安排的井井有条,但无论是擅长军事的徐庶,还是城中百官,都是疑惑不解,似乎不知道徐风如此安排到底有什么用。

  但以为徐风也时常颁布十分古怪的政令,看似没有道理。

  却能在一段时间之后形成种种神奇效果。

  因此,出于对徐风的信任,众人并没有因为心中的疑惑便对徐风的命令有任何懈怠,更没有对完成目标打任何折扣。

  相反,众人还十分期待徐风这次的指令,到底能产生何种效果。

  只有诸葛亮若有所思,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在纸上写了两字。

  然后拿到了徐风的面前,向其请教。

  徐风接过纸一看,只见上面两个大字。

  ‘军心’。

  徐风点了点头,两人也是心照不宣。

  实际上,古往今来的所有战役,无论军阵如何,兵器如何。

  归根究底,始终还是人的战争。

  无数身经百战的军事家,终其一生的结论便是。

  再强的武器,也是需要人来使用。

  因此,人的因素,才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根源。

  就类似于晚清之时,军队配备的先进武器未必弱于外国。

  甚至有的部队配备上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水冷重机枪马克沁。

  这种枪,哪怕放在几十年后的战争中都是极为珍贵的武器。

  可清军依旧是连战连败,拿着先进的武器,朝天开上几枪,看到敌人接近便从战壕爬出,随即逃之夭夭。

  封建军队的组织度和伤亡承受能力是很差的。

  对伤亡的承受甚至不到百分之五。

  也就是说,所谓十万大军,可能只死了几千人,便可能会全军溃败。

  变成一群只知道逃命的羔羊,被敌军毫无阻碍的挨个宰杀。

  所以才会出现许多大军对垒,一方惨败到几十万大军尽丧,一方却根本没有什么损失的完胜。

  例如著名的肥水之战,投鞭断流的秦军足有八十三万大军。

  结果刚刚交战,结阵混乱的时候,被军中的细作喊了一嗓子‘秦军败了’。

  结果一传十,十传百,争相逃命。

  后面的大军听说前面溃败,也是跟着拔腿就跑。一路传一路,八十三万大军未及交锋,便逃了个精光。

(https://www.bqduo.com/biquge/89_89113/c738419497.html)


1秒记住笔趣阁网:www.bqduo.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bqduo.com